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freedns.us)◇◇ 关于那起抢劫案 浙江?卢江良 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后,温暖的阳光普照着整条大街。冯乐山漫无目的地游走 着,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。 这时,不远处传来了一阵尖叫。 冯乐山凭直觉,一桩抢劫发生了。 果真,发出尖叫的是一个女人,她手足无措地站在街上,脸上布满了惊慌和 焦灼。她的一只美丽的坤包,眨眼间让人给抢走了。 这喊叫像平地炸起的惊雷,顿时震醒了无数的行人,但是他们均无动于衷, 只是满怀好奇地驻足旁观着,在女人急躁的举动间,尽情寻找些许的刺激,以填 充空虚已久的心灵。 冯乐山是在这个时候,挺身而出的。他朝着女人指点的方向,竭尽全力地追 赶起来。他想,今天非追上不可,要不计划好的事情就要泡汤了。 应该说,凭着冯乐山的体力,是无法追上那位抢包的老汉的。但冯乐山最终 得以追上,归功于那位老汉放慢了脚步。 那位老汉错误地以为,他抢了那个女人的包之后,行人必定会群起而追赶。 可实际上,除了面黄肌瘦的冯乐山,竟然没有一个其他的人。 冯乐山很感激那位老汉对他的照顾,他想要是他一如既往地像刚才一样狂奔, 自己今天想追上他肯定是白日做梦。 放慢了脚步的老汉,他一边佯装拼命地奔跑,一边打开了那只抢来的坤包。 等他翻看了里面的东西后,由衷地感到了一阵失望,里面除了几支鲜艳的口红, 竟然不足一千元的现钞! 冯乐山越追越近了,他甚至一伸手,便可抓住老汉的衣领。但冯乐山没有这 样做,他只是压低声音问:“有多少?” 老汉丧气地说:“他妈的,一千块都不到。” 冯乐山就感到了一种绝望,他无奈地说:“看来只能动刀了。” 话音刚落,那位老汉就停下了脚步,转身面对气喘吁吁的冯乐山,突然亮出 了一把水果刀。 要是以前碰上这种场面,冯乐山肯定吓得屁滚尿流。但这次情况不一样,冯 乐山不仅面不改色,还摆出了一副镇定自如的样子。他厉声高叫:“你这个老贼, 你今天跑不了了,还不快将那包还来?” “操你妈的,你找死呀!”老汉恶狠狠地回应着,拿到刀气势汹汹地扑上来, 一把抱住了冯乐山。 这时,冯乐山连忙轻声关照:“你朝肋骨那里刺,不要针对心脏的地方,要 不,我真的就完蛋了。” 老汉领会地说:“你以为我傻的呀。我知道的,我知道的。” 可老汉嘴里这样说着,却迟迟没有动手。冯乐山急了,催促道:“你再不动 手,别人追上来,就来不及了。” 老汉就咬了咬牙,将手里的刀,朝冯乐山的肋骨处,颤抖着递过来。可是使 的劲太小了,连衣服都无法刺破。 冯乐山见情况不妙,咬着牙向前猛地一扑,刀终于刺进肉里去了,血便一个 劲地往外冒。 老汉慌了,关切地问:“乐山,你痛吗?乐山,你不要紧吧?” 冯乐山用力地推了他一下,焦急地说:“还不快跑?!” 老汉清醒过来,背命地朝前跑去。冯乐山见他跑得差不多了,一下子瘫倒在 地上,一副昏死过去的架势。 冯乐山静静地卧在地上,等待着那些观望的行人。可过了好长时间,他们才 战战兢兢地围上来。他听见他们在他身边不断地走动,还七嘴八舌地说: “这小伙子身单力薄的, 看不出还挺勇敢。” “是呀,看他流了这么多血,好像被刺中了心脏。” “如果再不救的话,他很快会死掉的。” 这时,不知是谁喊了声:“那个女人呢?” 冯乐山就稍微睁了一下眼。他发现他们在寻找那个女人。 可立刻有人说那个女人溜了,冯乐山的心便冷了半截。 然而,冯乐山没有因此而彻底失望,他依然充满希望地等待着。他想,总该 有人送自己去医院吧,总不会让一个英雄就这样死去吧。 围观的人还在议论纷纷,但没有一个人出手相助。他们都心有顾虑,冯乐山 帮的是那个女人,现在那个女人溜了,如果他们送他去医院,这医药费该由谁来 承担?更让他们担心的是,万一他醒来后反咬一口,说是自己刺伤他的,那个时 候纵然有一千张嘴,都辨不清道不明了。 时间在飞快地流逝,那些人仍在袖手旁观。因为要伪装成失去知觉,冯乐山 一动也不敢动,任伤口不断淌血。 终于因失血过多,冯乐山真的昏厥了过去。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,耳畔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:“乐山,你醒醒,乐山,你 醒醒。” 冯乐山努力地睁开眼睛,发现面前的竟然是老汉。他嚅动着嘴巴,有气无力 地问:“你怎么回来了?” “我在远处没见人救你,担心你出事就回来了。”老汉流着泪说,“我现在 就送你去医院。” 老汉用那抢来的现金治好了冯乐山的刀伤。他将他搀扶着走出医院的那刻, 让布控在四周的民警抓获了。那些民警得到举报,有个抢劫犯在这所医院里,送 自己刺伤的人来救治。 审讯老汉的是一位女民警,她刚从警校毕业,这是她的第一次审讯。 女民警问:“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吗?” 老汉答:“抢钱。” 女民警问:“你干嘛抢钱?” 老汉答:“我没钱用。” 女民警问:“没钱用,你不会干活去挣?” 老汉答:“我需要很多钱,我挣不来这么多钱。” 女民警说:“挣不来那么多钱,你就去抢了?” 老汉动了下嘴,但最终没出声。 沉默了一会儿,女民警又问:“你刺伤了冯乐山,后来怎么想到去救他?”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,女民警的语气有些放缓,也许她觉得老汉还不是坏到绝顶的 人。 老汉说:“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了。” 女民警问:“因为良心发现?” 老汉想了想,说:“算是吧。” …… 最后女民警说:“你抢人家的包,还刺伤了人,已构成刑事犯罪,尽管你后 来救了冯乐山,但依然要受到法律的严惩,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?” 老汉沉思良久后,恳请道:“冯乐山是一位英雄,他患有胃癌,晚期,你们 应该帮帮他。” 女民警停下了手中的笔,打量着老汉:“你怎么知道?” 老汉赶紧编了个谎:“我是送冯乐山去医院,医生给他检查身子时说的。” 女民警郑重其事地说:“这个问题,我会向上级反映的。” 女民警将冯乐山患有胃癌的情况,如实地反映给了上级领导。领导对这个问 题感到很为难,他说要不你找一下媒体吧,让他们帮着宣传宣传,或许会有很多 人捐款。 女民警有一位高中同学,正好刚进这座城市的晚报当记者。他初来咋到的还 没线人,整天为寻找新闻线索而头痛。现在,意外地接到了女民警的电话,这使 他简直欣喜若狂。他一放下电话,便火速去寻找冯乐山。 记者是在某座立交桥底下找到冯乐山的。当时,病恹恹的冯乐山正倦缩在垃 圾堆里睡觉。 记者见到冯乐山时,惊诧地问:“你是捡垃圾的?” 冯乐山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。随后,补充道:“我有病,干不动其他活,只 能捡捡垃圾。” 记者的眼里就焕发出了感动的目光,他想一个捡垃圾的小伙子,而且都胃癌 晚期了,还怀有一颗正义的心,那真是难能可贵呀。 记者问:“听说你患了胃癌,都晚期了,怎么还不去治疗?” 冯乐山颓唐地说:“我没钱,治病是要钱的,我没有。” 记者一时沉默了,他想自己要是咳嗽几声,就会连夜赶到医院门诊,而眼前 这个小伙子,生命垂危了还睡在这桥底下。他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。 采访结束,记者信誓旦旦地说:“冯乐山,你放心,我一定会把你的事迹刊 登出来,让全社会都来关心你。” 冯乐山紧紧地抱住记者的手,激动得无以言语。 很快,一篇题为《患重病,勇擒凶犯;陷困境,急需捐助》的新闻在晚报亮 相,新闻中不仅详细地报道了冯乐山见义勇为的光辉事迹,也对冯乐山的艰难处 境进行了重点描绘。文末呼吁广大群众伸出援助之手,共同来挽救英雄冯乐山的 生命。 新闻刊登后不几天,晚报就陆续收到不少捐款。晚报就利用这笔款,预支了 部分医药费,安排冯乐山进医院治疗。 然而,正在这个节骨眼上,记者接到了一个电话。打电话的人没说他是谁, 只说跟冯乐山是老乡。他在电话里向记者透露,冯乐山是那个老汉的儿子。 记者放下电话,心不由地沉了沉,他想:这难道是一场骗局?但记者没有告 诉他人,只是独自去医院找冯乐山。 冯乐山已经在接受治疗,气色比以前好了许多。他见到了记者,挣扎着想从 床上坐起来。记者一把按住了他,寒噤了几句后,趁旁边无人突然问:“你是那 个老汉的儿子?” 冯乐山一听,浑身打了个颤。他没想到记者会知道这事,这里距他家有几千 公里路。 这时,记者阴着脸盯视着冯乐山,严厉地责问:“你说实话,你为什么要这 样做?” 冯乐山埋下头,耸动着双肩抽泣起来,他说:“我还年轻,我才二十岁,我 还想活……” 记者瞧着伤感的冯乐山,仿佛看到了一个苦难的缩影。他几乎无法想象,这 座貌似美丽而文明的城市里,竟然还存在着这样一个人群,他们身患重病无法救 治,他们整天跟饥寒为伴居无停所,他们为了生存被迫铤而走险! 记者的心平生第一次隐隐作痛,他没有勇气再责问冯乐山。 临走时,他安慰冯乐山说:“你先别掂着那事,好好治病,有空我再来看 你。” 冯乐山感激地抬起头,他又一次抱住了记者的手,一下子泪流满面。 这次,记者也伸出手回抱了冯乐山的手。他想,这样也许可以给他少许的温 暖,抑或是一些些力量。 记者去找他的同学女民警,提出单独见一见那个老汉。女民警问:“你要对 他进行采访?” “是的。” 记者说。他没有告诉女民警实情。 记者见到老汉时,开门见山地说:“你是冯乐山的父亲。” 老汉吃了一惊,顿时黯然失色。俄而,急切地问:“你们都知道了?那乐山 怎么样了?” 记者说:“他住院了。这事除了我,还没人知道。” 老汉松了口气。随即,他蓦地伸出了手,一把抚住记者的手,用一种近乎于 哀求的语气,对记者说:“记者同志,我求求你,能不能先不说出去,等乐山的 病稳住了再说?” 记者没有抽出手,任老汉紧紧地抚着。 老汉见记者不吭声,抚着的手开始颤抖,他哽咽着说:“咱们是走投无路了, 才这么干的。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乐山就这样没了,他还年轻,今年才二十 岁,……”泪水,倏忽间从眼窝里奔涌而出。 记者感到了一种难受,他动情地说:“可你想到过这样做的后果吗?” 老汉一脸愧疚:“咱们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,危害社会。” 记者纠正道:“我指的不是这个,我是说你自己。” 老汉苦笑了一下,不以为然地说:“我没什么,只要能保住乐山的命。” 记者说:“你这样一来,至少判五年,你不仅仅是抢劫,还有凶杀的嫌疑。” “这我早有准备。为了乐山,枪毙我都行。” 老汉喃喃地说,“只是,我 这样做危害了社会,对不起别人。” 记者无言以答,只是将手轻轻地抽出来,覆盖在老汉的手背上,用力地按了 按,然后又用力地按了按…… 这一事件发生后不久,记者就向报社辞职了。总编接到辞状时,诧异地问: “你干嘛辞职?” 记者说:“我不是一位称职的记者。” “你不是干得好好的呀?你来报社没几天,就写出了一篇有份量的报道。” 总编说,“这是一般的记者做不到的,这说明你具备当一名优秀记者的潜力。” 记者摇头否认:“那不是一篇好新闻。” 总编说:“你太谦虚了,年轻人谦虚是一件好事,但也不能过于苛求自己。” “我不是谦虚。”记者坦诚相告,“我确实不是一位称职的记者,但我应该 算是一个有良心的人。” 总编不了解其中的隐情,蹊跷地问:“你为什么这样说?” 记者没有回答。 总编意识到他或许有难言之隐,就不再追问下去,勉强同意了他的要求。 记者最终没有将真相揭露出来,甚至没有告诉任何人。但那个事件,在他后 来漫长的人生旅途中,一直温暖着他的心灵。 很多年后,当人们回忆起那起抢劫案时,他们只是清晰地记得:某个深秋的 午后,在这座城市的大街上,发生了一起抢劫案,有一名捡垃圾为生的年轻人, 身患重病且奋勇追赶,最终被那个凶犯连刺数刀,扑倒在血泊之中…… 直至今日,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,只要提起那起抢劫案,便会脱口说出 “冯乐山”这个名字,以及有关于他的光辉事迹。 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freedns.us)◇◇